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33章 过节

两竿落日溪桥上,半缕轻烟桂影中。

八月桂花香。

在胡同里总能闻到一些似有若无的香味。

此时,四合院里一片热闹的景象,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做团圆饭。

月饼自然是少不了的东西。

过往很多人家都会自己在家里做,不想做就去“饽饽铺”买。

每年农历八月份起,各个“饽饽铺”就开始出售月饼,其中以前门的正明斋、东四牌楼芙蓉斋、东四北段芳斋、西单牌楼北的毓美斋、地安门外桂英斋的月饼最为有名。

徐得庸和徐慧真买的的就是正明斋的。

这顿团圆饭徐得庸之前开的铜火锅用上了,买了三斤羊肉卷,那么一涮,配上芝麻酱,韭菜花等蘸料,嘿,那叫一个地道!

除了各种吃食,八月十五又被称为“果子节”,自然少不了各种水果。

什么沙果、大鸭儿梨、京白梨、紫葡萄、白葡萄、苹果、石榴、水蜜桃、李子,都是收获时节。

再往后,门头沟的大柿子、郎家园的大红枣、怀柔的油栗子、密云的小蜜枣等都抢着露脸儿。

中秋节讲究送礼,不过梨和李子,没有送人的,越是好吃好看的李子,人家越是说是坟堆儿种的!

老话说了:“桃养人,杏伤人,李子树下埋死人。”

不过,徐得庸和徐慧真都没有多少亲戚,前几天天气转凉徐慧真有些不适,大舅哥那里打了个电话也没去。

只往李家庄三姨家寄了些东西,那儿有贺永强和徐慧芝,她也不愿过去。

来到奶奶这里,做饭啥的徐慧真一般不让徐得庸伸手,总要表现一下这孙媳妇的勤快不是。

即便现在怀着孕也是如此,在给奶奶打下手。

徐得庸则将碳火点上,铜火锅摆好,一旁的小理儿坐在床上抱着一个“兔儿爷”玩耍。

这兔儿爷,白脸、竖眉,两颊淡抹胭脂,身披大红袍,头戴黄金盔,盔上斜出两耳。

肘关节和下颔能够活动,“其制空腔,活安上唇,中系以线,下扯其线,则唇知己捣”,俗称“呱嗒呱嗒嘴”。

正所谓:“蟾宫桂殿净无尘,剪纸团如月满轮。别有无知小儿女,烧香罗拜兔儿神”,兔儿爷是孩童的保护神。

做完这些,徐得庸就没有啥事了。

这时小理儿抱着“兔儿爷”玩了一会,新鲜劲过去,觉得没意思,抱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